10/31/2005

【辭典】在別的網頁看別人所整理得專有名詞

在美國訴訟中一般會注意(源自):
Competent Opinion(適當的專利鑑定)
Indemnification Letter(擔保文件)
Preliminary Injunction(初步禁制令)
Invalidity of Patents(舉發專利無效)
Designing Around(專利迴避設計)
Attorney-Client Privilege(律師與客戶間特殊權利)
in-house general counsel(法務長)

有關美國人法務長所使用的名稱,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,寫的滿清楚的,不過我沒有看,僅供參考。
In-House Job Titles Are More Than Just A Name

10/30/2005

關於功能用語的一些想法

請先參考一下小弟先前的blog 「用功能代表結構」以及「功能手段語言」

在這個判決中,法官們對於功能手段用語做了一些影響很大的解譯。這是有關於“means”這個字,在臺灣一直都被翻譯成“裝置”,在日本都翻譯成“手段”。這個判例中,法官們強烈地強調發明人用語責任,如:

The consequence of defining the term “connector assembly” free of the constraints of section 112 ¶ 6 may be to render the claim more vulnerable to attack for invalidity, but that is a risk that a claim drafter assumes by choosing broad structural terms rather than choosing to claim in means-plus-function format under section 112 ¶ 6.

意思是說,選擇不使用“means”即不使用「功能手段語言」,而用 「用功能代表結構」就必須自己負擔專利會無效的可能,因為這個“means”在此判決以後會響得更為重要,這是判斷是不是「功能手段語言」的重要依據,如:

The presumption that § 112 ¶ 6 does not apply “is a strong one that is not readily overcome.” Id.

沒有使用means就推定不適用§ 112 ¶ 6,而且這個推定不容易推翻。

臺灣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定,也許將來也可以學學日本,將“means”直接翻譯成“手段”,更發明人自己選擇專利用語,並自己呈擔選擇用語的風險。如果都翻成“裝置”的話,專利說明書中所使用的用語,是不是“功能手段語言”,決定權在於法官。但要怎麼樣認定是或是不是,又非常的困難和麻煩,所以不如學學美國這個判例,讓發明人自己“選擇用語,並自己呈擔風險”。